科学引导宝宝学走路
发布日期:2019-10-24 关注次数:956
一岁左右的宝宝开始学走路了,那么我们的爸爸妈妈怎么样才能让宝宝走的更稳呢,爸爸妈妈们怎样才能保护宝宝呢,我们来了解一下宝宝的发育顺序和一些常见的误区。
【幼儿发育顺序】
头控-翻身-坐位-爬行-跪位-立位
【爬行的重要意义】
完善平衡协调功能
刺激大脑及各个神经纤维间的通畅联系
提高新陈代谢
为站立和行走打下基础
【宝宝学走路误区】
误区一:会爬之后尽快练习走路
很多父母看到宝宝会爬,就着急让宝宝站立和行走,这种拔苗助长的方法是不可取的,爬行对于宝宝各方面发展都非常有帮助,宝宝爬的时间越长,他的平衡感和协调性就越好,在学习走路的时候就越省力。例如:学习如何控制四肢交替运动,促进全身运动的协调发展,使宝宝走路后不易跌倒,促进宝宝肌肉骨骼的生长发育及认知能力的发育。过早站立还可能造成宝宝膝盖反张。

误区二:用学步车等辅助设施让宝宝练习走路
学步车不建议作为辅助设施帮助宝宝学步,使用学步车容易增加宝宝下肢发育不良的风险,长期用学步车同时也会导致宝宝使用错误的站立姿势,易诱发“O”形腿的形成。
误区三:未学会走路就穿学步鞋
许多家长在宝宝刚学会扶站就为其孩子挑选款式各异的学步鞋,“学步鞋”的主要功能是保护脚部防止走路时脚部受伤,但在学步初期,脚形尚未发育成熟时慎选学步鞋,多鼓励宝宝在室内赤足,让足部均匀负重,接触地面,增加足底抓物感,培养平衡力。
【小提示】
1.一定要记住,刚学步的孩子不仅可以走路,而且还会攀爬,所以一定要给所有的窗子加上栏杆。
2.把药品放在安全的地方,不要在衣袋里放置药品,不要放置在宝宝可以够到的地方。
3.不要让孩子接触到可以吞下或者可以塞入耳内或者鼻内的小东西。
4.不要随便放置热的东西,等待冷却,在没有彻底凉下来之前,绝对不能让孩子碰到。
撰稿人:赵亚娟
审核人:吴鹏程 张君